黔南州委统战部:探索“统战+”模式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黔南州委统战部开拓思路、创新举措,运用“统战+”模式,整合统战资源,发挥统战优势,凝聚统战力量,积极探索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模式。
发挥统战优势,实施“统战+产业合作”
积极搭建平台,成立全国首家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团体组织“广东援黔企业家联合会”,全州新增27家广东企业。做好黔南州与民革中央产业招商工作,共签约引进项目五个,资金65.14亿元。罗甸县人民政府与贵州黔仕宝生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贵州双果(百香果、火龙果)产业合作协议,总投资达10亿元。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 “百企帮百村”已基本形成了全州统一、上下联动的扶贫工作新局面。我州自2015年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来,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紧紧围绕“四个聚焦四个强化”,推动全州802家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本地帮扶企业总数在全省名列第三位,共实施项目数2222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20.25亿元,共帮扶 675个村,受帮扶群众人数达31.23万人次。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表彰。
注重广泛联系,推动“统战+黔货出山”
为认真落实好广东、贵州两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重大部署,结合“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广泛动员广州民营企业参与消费扶贫活动,推动黔货出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黔南州委统战部邀请广州市十余家食品、服装领域企业家到黔南州开展光彩行暨消费扶贫考察活动。采取联合会引导、实体公司主导模式的团体性组织“黔南州黔货出山联合会”。借助海外贵州商会的力量,为海外侨商采购黔南农产品穿针引线,俄罗斯贵州商会与荔波县、平塘县签订产销对接协议,实现了贵州新鲜蜜柚出口零的突破;州侨联积极主动与巴西贵州商会沟通对接,拟通过一带一路,将黔南优质农产品(干货)推出去,走出国门,销往南美巴西以及周边国家。
整合统战资源,实施“统战+结对帮扶”
中央统战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帮扶资源,通过建立“全国宗教公益慈善实践基地”、选派优秀干部、安排帮扶项目、资金等形式,全力支持三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协助做好中央统战部帮扶三都项目实施工作,截至目前,中央统战部共实施帮扶三都项目179个,累计帮扶资金1.1亿元。做好黔南州与民革中央产业招商工作,共签约引进5个项目,资金65.14亿元。加强东西部协作,推动帮扶项目落地。主动加强与广州市工商联对接联系,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两地社会帮扶协作工作机制。积极与广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协调对接开展结对帮扶,三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005.14万元。开展广州·黔南统一战线东西部扶贫协作直播电商光彩行活动,260多万粉丝围观,直播带货40余万元。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产业帮扶。成立“广东援黔企业家联合会”,帮助在黔南广东籍企业家“安家落户”,搭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招商引资平台,扩大两地产业合作成效,推动和引进更多的广东企业落户黔南,推动黔南的经济社会建设。动员港澳台侨企业积极结对帮扶,全州港澳台海外企业助力脱贫攻坚有15家企业,就业人数达4992人,解决贫困户就业429人,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1771人,捐资助学、捐款捐物达360余万元。
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统战+民主监督”
近年来,受中共黔南州委委托,黔南州各民主党派对12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各民主党派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贫困户,实地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资金落实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督查,通过政党协商、专题协商会、“两会”提案议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把脱贫攻坚作为参政议政的重点内容,提出了一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凝聚统战力量,实施“统战+爱心公益”
引导各界社会团体发挥自身优势,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开展产业带动、健康查体、就业培训等精准扶贫活动。做好“泛海助学”帮扶工作,2016年至今,全州“泛海助学”行动受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730人,受助资金2365万元,帮助众多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动员港澳台侨企业捐资助学、捐款捐物达360余万元。以“同心”为引导,侨资企业、华人华侨、归国留学人员参与到统一战线脱贫攻坚行动。我州引进的浙江新华爱心基金会、德国华商“一带一路”公益基金会、香港慈恩基金会、波兰爱心侨胞、美国阿肯色州(西北)华人协会等慈善组织捐款捐物达200余万元,共资助47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探索建立驻村帮扶点“同心扶贫超市”,建立一批“全州统一战线同心扶贫示范基地”等,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同心文明户”“同心示范户”“同心奋进户”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