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多党合作

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纪实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要啃就选最硬的骨头!”民革中央1991年底喊出的这句话,让纳雍县从此有幸成为民革全党的定点帮扶县。这充分彰显中共中央强大的感召力,展示民革中央务实的责任与担当。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纳雍县是全国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重点贫困县之一。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穷困闭塞,生态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1991年底,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民革中央毅然选择毕节试验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纳雍县作为扶贫开发帮扶联系点,同时向纳雍人民许下“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的承诺,全党随之开启帮扶纳雍的历程。

1992年4月,民革中央组织农、林、牧、化工、地矿、教育、医药等方面的11位专家首次到纳雍进行为期8天的扶贫考察。民革中央考察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制约纳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抓重点、重实效、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扶贫方针,制定“短、中、长”期帮扶计划,开展扶贫工作。

2019年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召开。(毕节试验区 孔维军 摄)


帮助发展县域经济 增强财政实力

民革中央将定点扶贫纳雍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举全党之力,发挥党派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争取整合社会各方力量,首先帮助纳雍县培育支柱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找准资源优势,引进技术项目扶持。煤炭是纳雍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民革中央从指导技改入手,请煤炭方面的专家到纳雍,指导相关部门进行矿井规划设计,开展安全生产人员培训,指导煤矿业主进行安全规范的生产经营等。1992年4月,邀请民革党员、贵州省矿产储量管理局工程师高克勤到县里考察后,到水城县请113地质大队协助为纳雍勘察选定3个矿址,用两个月时间完成3个煤矿、1个硫铁矿的普查地质报告,并在当年立项争取到建设资金。1993年5月,邀请中国地方煤矿公司负责人到纳雍考察,该公司负责人当场表态支持将纳雍列为全国第二批商品煤基地县(后于1997年被煤炭部正式批准列入),并于1994年拨款30万元为纳雍建立一支矿山救护队,省煤炭厅免费为纳雍培训60名矿长和安全员。在专家的建议帮助下,纳雍县对煤炭行业进行全面整顿,实施“五统一”管理机制,推动煤炭产业高效发展。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后,民革中央更进一步加大对纳雍煤矿产业的技术指导和开发力度,使纳雍煤炭资源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开采轨道。从1995年开始,纳雍煤炭产业上缴税费上升到2000万元,占县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成为纳雍一大新兴支柱产业。1999年,时任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带队,邀请国家电力公司等有关部门到纳雍考察,为争取纳雍发电厂立项奠定基础。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黔电送粤”的历史机遇,民革中央带着市、县领导向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家电力部门汇报纳雍电厂的建设意向,经民革中央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00年10月,投资43.5亿元的4×300兆瓦纳雍火电厂获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破土动工。2002年9月,投资44.68亿元的4×300兆瓦纳雍火电二厂又开工建设,两个火电厂的建成投产,实现纳雍“煤从空中走”的目标,全面推动纳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纳雍火电厂(潘中泽 摄)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通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纳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瓶颈。1992年,民革中央领导多方奔走呼吁,协调交通部拨款1900余万元,将纳雍到水城的老路改造为三级油路,柏油路首现纳雍。1993年,民革中央在纳雍召开民革智力支边工作现场会,邀请省交通厅公路局领导参会,当场安排4条乡级公路及一座大桥共5个交通扶贫项目,同时还帮助争取到建设资金700多万元,建成纳雍县化作乡到大方县猫场镇、纳雍县维新镇到水城县南开乡、百兴镇纳雍河到六枝特区牛场乡三条出口公路。为彻底解决纳雍交通问题,民革中央持续发挥联引协调作用,2014年,厦蓉、杭瑞两条高速公路在纳雍交汇,纳雍到织金通往省城贵阳的铁路建成通车,加上其他交通项目的实施,纳雍有11个公路出口,全县各类公路通车里程达2548.1公里。


实施智力支边计划 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纳雍的又一大优势,但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制约着纳雍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民革中央按照“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指导思想,成立纳雍智力支边办公室,在纳雍展开全方位的智力扶持,帮助促进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帮助纳雍县建立希望学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帮扶。1992年,民革中央机关干部捐资1万元,资助纳雍县姑开乡陶家寨的失学儿童。同年9月1日,陶家寨希望小学开学,时任民革中央主席朱学范亲自题写校名。1993年9月,时任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到纳雍县调研,并参加民革中央援建的姑开乡陶家寨希望小学开学典礼。从这一年起,民革中央持续举全党之力,调动社会及海内外各方力量,为纳雍教育注入资金千万元,新建15所希望小学、改造部分中小学,使5000多名儿童改善学习条件、3000多名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同时,通过民革中央参与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将纳雍县列入“普六”义务教育扶贫工程试点,为后来符合国家“普九”标准奠定坚实基础。为提高纳雍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发动全党开启爱心助学行动,将2月18日定为向纳雍教育“献爱心日”,每年组织各方力量到纳雍县开展献爱心捐赠助学活动。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在纳雍启动教育扶贫计划,上海、广东、江西、山东等省级民革组织分别在纳雍设立沪纳、粤纳、赣纳、鲁纳助学金等。此外,浙江勤业教育集团、衢州行知教育集团、南京中山学院、江西大宇学院、广东汕头市对外劳务业余学校、民革厦门市委以及北京、江苏、安徽、河北、广州、福建等地的部分民革党员、企业家纷纷与贫困学生结对进行无偿资助。据不完全统计,到2018年,民革和社会各界力量累计投入助学资金2083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1732人次。

组织劳务输出,让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又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民革中央想方设法加大帮助纳雍劳务输出的力度。1994年,委托北京市崇文区妇联从纳雍向北京、河北、江苏等地输出350多名女工,云南民革企业家从纳雍招聘30名工人。之后逐年有序组织向深圳、上海等大城市进行劳务输出。几年后外出务工回来的农民把在外面学到的技术运用起来,逐步在家乡办起实体,并有部分人员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运用在外面闯出的经验,成为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人士。如:首批劳务输出中的一位名叫郑平的女孩,在北京创办贸易公司,目前正积极为贵州的酒、纳雍的茶叶等农产品外销助力。

秉持“绿色发展、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农业科技扶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民革中央积极促成中国农业大学帮助纳雍县编制《“十一五”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纳雍结合全县农业资源现状和优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发展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开启纳雍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篇章。

为让纳雍县彻底改变农业落后面貌,民革中央积极帮助纳雍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1994年1月,为纳雍县争取到省级“全国绿色工程证书”试点县,1996年底帮助纳雍县获批为全国第三批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为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2006年投入15万元在纳雍县设立“农民技能培训多媒体教室”,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2009年3月,时任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到纳雍调研考察生态建设与退耕还林工作。结合纳雍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科技含量和产出率都很低的现状,民革中央组织专家组实地考察后,首先在生态农业方面开展科技扶持,加大科技兴农和生态建设力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造林工程,委派蔬菜专家指导实施商品蔬菜种植项目,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对传统茶叶产业进行整合和技术指导等,采取专家蹲点扶贫到村到户开展科技扶贫举措,引进良种良法,购置电教设备,建立农科教中心,发放科技书籍,手把手教农户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培养一批批科技种植示范户。同时还组织农民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学习经验、转变观念,提高生产销售水平。帮助促成《规划》中的重点项目——纳雍糯谷猪、玛瑙红樱桃、黑琥珀李子、茶叶等特色农业项目的有机食品认证。

在种植业方面,1994年,委托民革安顺市委原主委、农业专家李国瑞教授从安顺引进4个优良稻种进行试种,产量比当地老品种增产37%,李国瑞教授每年到纳雍培训,不断为纳雍引进良种良法,为纳雍引进稻种磁化技术,用6年时间完成脱毒马铃薯、磁化稻种从引种到制种和推广普及工作。1995年,民革中央组织民革党员、中国农科院博士康玉林到纳雍考察后,帮助引进“中薯2号”“费乌瑞它”等微型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试种获成功,当时推广到700亩。1996年又帮助引进2个新品种,并帮助建起300亩繁育基地。2001年,再次邀请李国瑞教授到纳雍县阳长镇驻点三年,指导纳雍发展蔬菜产业。期间,在全县建立8个蔬菜生产专业村,并初步培训出一批能吃苦、肯研究的蔬菜种植乡土人才。2007年,经民革中央帮助呼吁,纳雍县争取到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20万元资金支持新房乡发展蔬菜产业。

在养殖业方面,民革中央多次邀请甘肃、福建等地的民革专家对纳雍县畜牧品种进行改良、育肥及微贮饲料技术进行全方位培训,并邀请纳雍县分管或联系农业的领导到甘肃、安徽、山东等地考察,引进优良牛种,进行畜圈改造,配料圈养,让农民将祖祖辈辈沿用的深坑圈改为平圈,养畜观念彻底改变,养殖效率大大提高。

在茶产业方面,结合纳雍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适合种茶并有产茶历史的实际,民革中央聘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许允文教授到纳雍帮助制定《纳雍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并常年定时在纳雍开展技术培训和深入田间地头、加工车间手把手指导种植、加工生产茶叶。到2010年,全县已建有4.2万亩茶园,其中通过有机茶认证的有6000亩,育苗基地1300亩,茶叶生产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个。纳雍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称号。2014年,邀请安徽民革党员、市场营销专家任继成教授连续三年在纳雍开展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帮助打造茶叶品牌,指导开展市场营销等工作。

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帮扶力度。1992年,民革中央邀请专家到纳雍县人民医院考察,了解到医院所用的大输液都是从县外运来,因道路崎岖运输途中破损率很高,加大了成本,于是建议纳雍县人民医院建制剂中心,并筹措资金4万元,支持建起制剂中心,生产大输液,降低输液成本,减轻人民看病贵的负担。纳雍县人民医院根据专家建议,建起血站,为抢救治疗危重病人创造必要条件。据统计,民革中央组织各级民革组织及民革党员在纳雍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共捐资750多万元,修建和改造村级中心卫生室16个,培训医务人员上千人次,使纳雍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让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选点示范 探索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坚持扶贫到村、落实到户”的精神,2001年,民革中央将扶贫工作重心下移,选择阳长镇核桃寨村作为示范村。通过充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方式,开展参与式扶贫。结合该村实际和群众意愿,制定《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充分发挥群众参与解决自身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群众意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种植养殖业等,探索出“村校一体化”开发扶贫路子。

民革中央有关专家到核桃寨村进行全面考察,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请村民自己分析贫困原因,自主选择实施脱贫项目。比如:在村委会召开群众大会,采取投票的方式选择项目。该村严重缺水,第一批投票项目中修水池为首选项目。2002年3月,民革中央首先出资1.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在核桃寨村修建13口示范水窖,后联系县扶贫办跟进投入资金28万元,共建水窖380口,有效缓解该村春季缺水问题。紧接着在该村建立150亩商品蔬菜示范种植基地等。为缓解资金困难问题,民革中央投入5万元会同政府资金建立10万元扶贫基金,为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方面提供小额信贷支持。2006年7月,核桃寨村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金”试点村,得到专款15万元,中央财政又追加综合养殖项目资金8万元,基金规模达到33万元,有效缓解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2007年,民革中央帮助协调国土资源部投资800万元用于土地整治项目,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土地专家、民革安徽大学支部主委於忠祥教授到核桃寨村帮助制订《村级发展规划》,指导开展土地整治等工作。2008年,在科技部项目支持下,民革中央在该村启动实施“猪沼果蔬现代农业产业链试验示范项目”,在该村发展优质果树示范基地100亩,肉羊养殖200头,户均养猪5头,规模化蛋鸡养殖2.5万羽等。实施村综合办公楼、通村通组公路、电网改造、茅屋改造和山塘、沼气、改厕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民革出资为村里修建的村校一体的综合办公楼,不仅满足低年级孩子就近上学的需求,也为村民科技培训和文化扫盲提供重要场所,探索出“村校一体化”的发展典范。据不完全统计,民革直接为该村投入资金55万元,带动当地资金近800万元,使核桃寨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让昔日贫困落后的穷山村变成美丽富饶的新农村。

2月9日,民革定点帮扶纳雍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纳雍县召开。(毕节试验区 张宇 摄)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助力纳雍同步小康

派员驻点挂职,有效开展扶贫。为更具体、更真实地了解纳雍实情,做到精准有效开展扶贫工作,从2011年起,民革中央每年从机关抽派1-2名优秀的处、科级干部到纳雍县委、县政府或乡镇挂任实职,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纳雍的经济社会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1-2020年,民革中央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370人次赴纳雍县开展民革“同心·博爱行”活动,促成“同心工程”援助项目90余个,投入资金和物资4912万余元,引进帮扶资金13418万元。截至目前,民革中央累计派出15名干部到纳雍各级党政部门挂职。

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安排,民革中央对口贵州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于2016年6月在贵阳启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在工作中,民革坚持“寓监督于帮扶之中”的原则,把毕节、纳雍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多次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开启新的帮扶方式。2017年7月,民革全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交流会在毕节召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座谈讨论等方式,为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到2020年,民革中央各调研组、联络组共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185次,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340余条。民革中央及各级组织通过“博爱扶贫云商城”微信平台开展消费扶贫,直接购买纳雍300余万元农产品,帮助销售纳雍县及其他贫困地区1700多万元的农产品。

创建“7+1+1+N”帮扶模式,助力纳雍决战贫困获全胜。2018年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在纳雍县召开,按照《民革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7个东部民革省级组织分别结对帮扶纳雍县羊场、昆寨、锅圈岩、猪场、董地、左鸠戛、新房7个极贫乡,并与民革中央签订帮扶责任书,民革贵州省委结对帮扶玉龙坝镇,民革企业家联谊会针对纳雍全县发展需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其他省级民革组织分别对应其他乡镇的贫困板块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形成“7+1+1+N”结对帮扶模式,开启冲刺性帮扶。

2019年2月16日,民革中央建立定点扶贫纳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2019年第一次会议,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在纳雍召开。于是,民革全党又一次迅速掀起轰轰烈烈的帮扶行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民革北京市委在羊场乡着力开展暖冬行、教育行、义诊行、销售行“四个行动”;民革天津市委围绕“四个聚焦”(聚焦教育、聚焦医疗、聚焦民生、聚焦智力)助推昆寨乡乡村事业发展;民革上海市委围绕促教育、助医疗、惠民生、带产业“四字诀”帮扶锅圈岩乡;民革江苏省委“五个深化”(深化教育、深化医疗、深化产业、深化设施、深化公益)帮扶猪场乡;民革浙江省委持续开展“八个一”活动(一个项目、一次捐赠、一个团队、一期培训、一批岗位、一个机制、一次义诊、一次送教)帮扶董地乡;民革山东省委在左鸠戛乡开展“特殊党费”(实施“特殊党费”补短板、扶产业、促医疗、助教育、暖民心)行动;民革广东省委为新房乡发展建设提供“五个支持”(人才支持、教育支持、医疗支持、产业支持、短板支持);民革贵州省委在玉龙坝镇推行“一二三模式”(一个总体规划、两项有机衔接、三大提质攻坚),实施“新发展理念”试点示范工作;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动员全体民革党员企业家力量,在纳雍县实施“三联”(联系党员献“计”、联动企业献“金”、联引资源献“力”)行动。

2020年6月4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工作现场督办会在纳雍县召开。民革全党不负众望,努力工作,如期圆满完成助力纳雍脱贫攻坚任务。11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纳雍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撕下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民革中央按计划完成中共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要求,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成效考核中,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好”的等次。


兑现“纳雍脱了贫 民革不断线”的承诺

2020年12月25日,民革中央助力纳雍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总结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在纳雍县召开,对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对助力纳雍县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做出安排部署。

2021年11月4日,民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表彰会在北京召开。民革中央选择纳雍县玉龙坝镇岩脚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先后从机关选派4名优秀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民革浙江省委选董地乡街上村河尾巴组、民革广东省委选新房乡滥坝村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其他省级民革组织积极在所联系点开展相关工作。

2022年2月24日,民革中央在纳雍县召开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强调民革全党要对标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发挥民革自身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助力纳雍县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9月7日至8日,民革中央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助推纳雍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要求学习借鉴衢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理清民革定点帮扶工作思路,明确任务举措,科学有序地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助力纳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3年2月9日,民革定点帮扶纳雍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纳雍县举行,会议总结回顾2022年民革全党定点帮扶纳雍县工作情况,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建邦在讲话中指出,2022年,民革全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对照“四个不摘”要求,践行“脱贫不断线”承诺。就做好2023年民革定点帮扶工作,郑建邦要求,持续推进民革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着力推进纳雍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工作落实,赓续脱贫攻坚精神,锚定各项工作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突出民革特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扎实做好定点帮扶纳雍县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好中共中央交给民革的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会上,天津、广东、贵州、福建四地民革省级组织代表围绕参与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作交流发言。会后,民革各省级组织分别前往结对乡镇开展帮扶调研并交流沟通2023年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开启新一年的帮扶工作。(作者张贤芬系纳雍县政协副主席)

(来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