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决策部署,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全力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着力建设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奋力在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遵义新贡献中彰显仁怀新担当,以“三心换三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与潜力,推进利民、惠民,不断赋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用心做实“三个保障”,换民营经济发展决心。
一是夯实“组织”基础。成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涉企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仁怀市关于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仁怀市民营经济领域诉求办理工作暂行办法(试行)》《仁怀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等系列文件,全力保障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拓宽“引领”路径。立足“培商魂、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总要求创办“仁商·匠心”讲堂,累计举办讲座19期4000余人次。组织民营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赴西柏坡、江南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大学等地开展专题培训300余人,组织外出开展考察交流、名酒进名企活动、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30余次,有效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三是注重“制度”护航。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强化法治保障,确保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并公平开放,账款清欠加速,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公平和透明的法治环境。重点依托“企业之家”从短期纾困解难到长期制度护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建立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及职称评审工作机制,近年累计开展综合评价370人余次,累计为企业输出酿酒、勾调、检验等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300余人。
二、诚心做好“三项服务”,换民营企业经营放心。
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强化政企沟通,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制定《仁怀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创立“亲清半月谈”平台,健全企业家意见诉求直通机制,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效衔接,组织有关部门与企业集中座谈20余次,走访调研100余次,贴心汇编并解读近3年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涉及财税、人社、金融等各方面政策,形成企业看得懂、用得上、好理解的汇编材料帮助企业发展,协调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实际问题50余个,切实做到让“旋转门”停下来,“玻璃门”通起来,“弹簧门”收起来。二是金融惠企服务。每年协调召开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搭建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合作双赢的多元载体。先后牵头举办“银企沙龙”3期,税企恳谈会5期,全市116名民营企业家参加,构建起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直通车平台。三是权益保障服务。着力长效机制建设,系统性、制度性、长效化的执行机制,确保政策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围绕酒类市场“打假保知”亮剑行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司法机关及15家律师事务所开展“律企同心·以法兴企”活动,推动建立“驻企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风险研判、政策宣讲等法律服务,开展讲座32场,发放法律服务手册千余份。
三、暖心做优“三大行动”,换民营经济人士真心。
一是开展大局共谋行动。发挥民营企业家主人翁意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良言、献睿策。近年,提交提案、建议共计60余件。二是开展产区共建行动。围绕打造生态基础最牢固、生产工艺最独特、产区品牌最响亮、文化特色最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创新推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名优酱酒全国行”“名酒进名企”等活动,近年动员组织500多家次规模酒企在一线城市参与糖酒会、酒博会、推广会,不断扩大“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品牌声誉和影响力。三是开展乡村共富行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倡导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理念,近年累计动员200余家企业参与“仁怀市共同富裕救助基金”捐赠等活动,捐赠资金2000余万元。先后分批次优选102家企业结对帮扶117个村,挂帮企业累计投入到村资金9800余万元,用于帮扶村产业发展、产销对接、基础设施补短板、公益帮扶等,带动3000余户群众增收2.3亿元,实现1860名村民转岗就业,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农户主体、社会参与、合作共赢”的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来源:仁怀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