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台

山水相逢处 共探新机遇|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优强企业贵州行活动侧记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4月9日至11日,“粤见多彩贵州——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优强文旅企业贵州行”活动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10余位文化旅游行业代表跨越山海,在凯里市、安顺市开启为期三天的沉浸式考察,共探粤黔文旅产业协作新机遇。

文化纽带 连接粤黔两地

“贵州酸汤鱼果然名不虚传,用粤语来讲就是好犀利啊!”4月9日,参观完下司古镇的澳门旅游业议会主席胡景光对贵州美食发出由衷赞叹。

在下司古镇感受古镇风情以及当地特色文化,在“村T”现场体验民族风与国际范交融的时尚秀场,在黄果树瀑布前领略自然风光的壮美秀丽,在胡景光看来,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贵州的一大宝贝,这些不断吸引着大湾区游客前来领略独特风光与文化。

贵州与湾区的缘分,可细数至30年前。从1996年开始的粤黔扶贫协作,到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粤黔两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协作帮扶格局。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随着贵广高铁、厦蓉高速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贵州与大湾区构建起“4小时经济圈”,一跃成为大湾区游客短途度假的热门首选地。

香港美味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清云对此有着深刻感悟,在他看来,贵州对旅游产业的重视让旅游从业者找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下,贵州与香港的往来将会更加密切。

大湾区非遗文化研究院院长孙育卿出生于贵州安顺,是地道的贵州人,重返春日的安顺,她坦言感受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在凯里市苗侗风情园,苗绣“双针锁绣”与侗锦“盘轴滚边”的传统技艺令孙育卿赞叹不已。

携手共进 开启文旅合作新程

4月10日,“粤黔协作·双向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优强企业赴黔东南州文商体旅项目推介会在凯里举行。活动现场,黔东南州旅游行业协会、黔东南州旅游产业集团、黔东南州非遗协会与澳门旅游业议会等4家湾区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据统计,过去一年,大湾区来黔游客突破3126万人次,粤黔文旅合作项目落地329个,两地产业协作投入527亿元,数据印证了两地的来往密切和频繁互动。

“贵州是王阳明悟道之地,是一条独特的研学线路,我想让更多的香港学生来这里感受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在感受活态传承中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香港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深圳知行走天下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欧阳宇平与黔东南州旅游行业协会签约后表示,希望本次签约能够让更多贵州学生走进大湾区,走进香港,加强黔东南与香港的研学旅行的合作,实现双向奔赴。

“这次签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贵州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我们企业的优势互补,相信通过合作,我们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邓俊表示,未来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将从人才培养、资源推广等方面与贵州展开合作,助力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传播愿景。

山水为证 共谱协作乐章

4月11日,在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前,“粤见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之“走进贵州新春天”圆桌会话举行。代表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围绕贵州文旅体产业“借船出海”、非遗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香港研学旅行协会主席李伟康表示,“中国天眼”、黄果树大瀑布等景区,对于香港学生而言极具游览价值。学生们可通过实地考察,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切实达成研学之目的。

在胡景光看来,“走进贵州新春天”中的“新”,既是山水秘境带来的新鲜感,也是交通动脉焕新带来的便捷性。他表示,这种时空折叠下的文旅体验,正让贵州成为湾区客源“常来常新”的深度度假目的地。

“贵州蜡染、刺绣、银饰等非遗技艺承载着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孙育卿表示,“将竭力搭建桥梁,吸引各界艺术家深入贵州,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贵州非遗IP,推动贵州非遗突破地域界限,让传统技艺蜕变为新时代的文化奢侈品。”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勤与孙育卿观点一致。她认为贵州的民族文化就是奢侈品,然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迫切需要一条纽带,以助力贵州民族文化走出本土,大放异彩。

从苗岭到瀑乡,大湾区的资本逻辑与贵州的山地智慧在三天里不断碰撞、交融。粤黔之间,正以文化为媒、产业为桥、山水为证,书写着跨区域协作的当代样本。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