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培侨中学师生走进贵州省黔西市沙井小学和高锦小学,开展了一场以“大手拉小手、知识共遨游”为主题的教育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涵盖欢迎仪式、精彩课程、捐赠仪式,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与民族文艺表演,展现了两地青少年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
培侨师生与沙井小学师生合影。
27日,培侨中学师生抵达沙井小学和高锦小学。沙井小学的学生们用民族舞蹈《乌蒙欢歌》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高锦小学则以整齐响亮的少先队礼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为“小老师”们准备了独具贵州特色的欢迎仪式。民族音乐与欢快舞步迅速拉近了两地学生的距离,也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让培侨学子大开眼界。
培侨师生与高锦师生合影。
培侨中学的STREAM小组为两所小学的学生带来了“气球小车——反冲力”的物理实验课。学生们在“小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制作气球小车,直观感受到反作用力的科学原理。课堂最后的赛车比赛更是掀起高潮,学生们反复调试与竞赛,不仅检验了学习成果,还提升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课堂现场。
此外,培侨中学师生还为当地学生带来了艺术课堂和音乐课堂体验活动。大家一起采集校园里的花草,制作环保布袋上的拓染图案,体验植物拓染的魅力。在口琴启蒙教学中,从呼吸控制到单音吹奏的基础技法,孩子们逐步掌握乐器操作要领,并成功合奏了《茉莉花》的开头段落。
在沙井小学和高锦小学,培侨中学还分别举行了简短而温馨的捐赠仪式。培侨中学向两校捐赠了学生所需的鞋子和桌椅,表达了对山区教育的关爱。高锦小学校长杨明表示,感谢培侨中学师生的到来和物资捐赠,这展现了香港青少年对内地教育的深切关怀。
培侨学生了解当地苗绣文化
28日,培侨师生还深入山区开展家访活动,为孩子们送去大米、食用油、书包等生活和学习物资,并与孩子及其家人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当天下午,培侨师生还体验了贵州蜡染技艺,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蜡染作品,在领略非遗魅力的同时感受民间工匠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与创新。此外,还参观了当地的史前遗址。
培侨学生体验蜡染制作。
29日,培侨中学师生则前往贵阳和遵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参观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娄山关战斗遗址,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息烽集中营打卡留念。
为期三天的活动,让培侨中学师生与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情谊。此次教育交流活动,让两地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更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与教育的力量。贵州学生表示,这些课程让他们认识了新朋友、拓宽了视野;香港学生则亲身感受到山区教育的挑战与意义,也更加深刻理解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道理。
“教育是连接两地青少年的桥梁,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地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激励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表示,“将继续深化类似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中新网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