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信托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奥运冠军郭晶晶,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等单位代表来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贵阳市展开调研,对贵州基层体校发展、基层教练培养体系建设、基层运动员的生活和学习等情况进行重点了解,并与当地展开座谈。
在黔南州联合体校三都跳水基地,五六岁的小运动员们整齐列队,伸直手臂,郭晶晶为孩子们一一调整手型,温和地进行指导。训练场馆不大,用于训练起跳动作的蹦床占据几乎一半的空间,几名小运动员在教练李胜东的指导下,依序走上蹦床进行练习。李胜东是游泳运动员出身,目前是该跳水基地唯一的教练。基层教练匹配存在滞后问题,这一现象并非仅存在于跳水项目中。
调研团队实地察看了基地的训练设施、观摩了青少年跳水队员的日常训练。随后与贵州省当地相关领导召开座谈会,了解到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比如专业教练人才短缺,设施不够完善等。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维勇谈及帮扶工作的目的与意义,他表示,基层体育帮扶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基金会的帮扶并非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要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培养本土教练、搭建上升通道,让基层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数量上来看,贵州运动员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数量稀缺等,都是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座谈会上,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雷对贵州山地体育发展的优势、人才情况和体旅融合发展思路等展开全面介绍,为调研组一行呈现更为立体的贵州体育发展全貌。他希望能从拉长教练培养周期、提升基层教练待遇支持、建立基层教练保障机制以及支持足球青训等方面获得支持和提升。
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宏也在座谈会中对贵阳市“交流、合作、共进”的发展特色作了进一步介绍,表示希望能加大港澳与贵阳青少年间的交流,依托体育赛事、体育装备制造产生进一步合作,并在“文商教体旅”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推动深度融合。
此次霍启刚与郭晶晶代表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来到贵州调研,就是为了解体育基层情况。郭晶晶表示,竞技体育的基础对于运动员水平稳定性非常重要,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让更有实战经验的退役运动员有机会回到基层筛选好苗子,输送到省队,国家队。
霍启刚也表示,学生们对专业体育训练展现出的高度热情深受鼓舞。他认为,基层体育的核心在于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力,而体育与经济的结合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通过体育不仅能够激活青年消费、推动装备制造产业,也有助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此次调研是一个起点,未来将会积极推动“强基计划”落地,通过集中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助力基层教练员提升专业能力,为中国体育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来源:中新网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