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全州民营经济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州共有私营企业7.01万户,民营税收31.96亿元,占全部税收的50%;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6家,实现营业收入228.02亿元,同比增长7.8%。
加强思想引领,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以宣传宣讲凝聚共识。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民营企业、商(协)会宣讲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等30余场次,及时传递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不断夯实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思想根基。二是以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始终把培训民营企业家作为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工作,坚持每年举办民营企业家培训班2期以上。近三年来,先后在州委党校、“长征干部学院”、厦门大学等地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三是以选树典型提振信心。首次以州委州政府名义表彰50家优秀民营企业和3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选树推荐10名民营企业家分获“贵州省行业领军民营企业家”和“贵州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全州16个县市工商联全部被认定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18家商(协)会被认定为2023年度全国、全省“四好”商会。
聚焦服务保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建言献策为企发声。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定量指标体系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指标,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开展“大走访”和调查研究,形成10余篇调研报告供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其中:《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提振发展信心的意见》获李炳军省长签批,3篇调研报告获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二是搭建平台为企服务。推动创建“企业之家”,在全省率先建立“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和“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服务中心”,切实解决项目审批慢、落地难等问题。深化“政金企”融资对接,推动“千名行长进千家商会”。截至9月底,全州银行业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72.85亿元。三是纾困解难为企排忧。推动12家州直属商(协)会成立调解委员会,着力推进“万所联万会”,促成15家律师事务所与17家商(协)会结对。组织法院、司法等部门建立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立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反映事项受理转办督办工作制度,有效化解民营企业诉求33件。
用好资源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加大对外联络开展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商(协)会、会员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请进来”考察40余次、“走出去”招商30余次,签订投资项目15个。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成功举办“2024年粤黔协作‘万企兴万村’暨‘粤企入黔’走进黔东南活动”。活动期间,200余名广东企业家到黔东南州开展商务考察,签订产业项目14个,签约资金18.18亿元,广东53家商会、企业与贵州65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签订“我在贵州有个园”项目10个,公益捐赠986.51万元。二是汇聚多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8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企业结对帮扶黔东南州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9家省直属商会(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从江县55个村。佛山市537个民营企业、经济强村(社区)、社会组织结对帮扶黔东南州574个村。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引导1294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对帮扶1424个村,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及物资共计4.8亿元,其中:2024年1.15亿元。三是拓宽渠道构建亲清关系。认真落实《贵州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试行)》,进一步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全州147名州、县党政领导干部联系165个商(协)会,促进亲清政商关系。
(来源:黔东南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