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统战 » 黔南

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在历史与现实中筑牢民族团结之基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中华民族的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走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五根立柱上,分别展示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科学内涵。

近年来,黔南州依托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展陈,围绕“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黔南实践”三个关键维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成效,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本。

追溯历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为什么要依托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来建设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

“我们要积极用好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馆藏和管理运营的资源优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陈中,科学融入三线建设内涵和元素,推进馆陈共建共享,讲好用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故事,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发挥教育基地‘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黔南州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序厅,拾级而上,能看到自1992年以来(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2021年),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和精神。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主题馆的第一个展区。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早在一万年前左右,中华大地上分别聚居着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他们创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器以述史,物以载道。3000多年前的一笔一画,穿越历史时空,成为我们共同家园的名字,更是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历史。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在这部分展览中,重点展陈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系统阐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演进、交融发展史,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历程。重点围绕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等开展宣传教育,融入历史叙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历史上,黔南州涌现出了许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代表人物,这些在主题馆中均得以呈现。西晋牂牁郡太守谢恕保境抵御分裂;宋代南宁州(今惠水县)都统龙汉璿遣使团进京朝觐,并在东京汴梁演出牂牁舞蹈《水曲》,促进了贵州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邓恩铭,从贵州到山东,种下革命的火种;红军长征在瓮安召开猴场会议、强渡乌江,掀开了伟大转折的前夜;黔南各族同胞奋起抗日,痛击日寇,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2024年10月以来,主题馆累计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及旅行社等各族群众宣传宣讲16376人次,有效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通过这些历史故事的展示,让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民族工作之路。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的第二个展区。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这部分的展陈中,聚焦理论阐释,强化宣传教育功能,着重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民族工作,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民族政策理论,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从树立、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拓展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既是党对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战略部署的进一步引领。”黔南州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理论呈现,引导参观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增强“三个意识”。

立足当下: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黔南实践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195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自治州成立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保障了黔南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对于加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7年1月1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施行。为规范地方治理、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等方面提供了法治保障。

2016年,国之重器,全球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黔南平塘建成启用。在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的同时,以新质生产力带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8年12月,黔南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被赞誉为“黔南模式”“黔南样板”。

2020年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这是绿博会第一次在中国西部、第一次在民族地区、第一次在山地城市举办,为打造中华民族主题公园奠定了基础。

2022年,黔南州围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结合黔南实际提出了打造各民族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典范、打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典范、打造各民族交往交融互嵌的典范、打造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打造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典范、打造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打造民族工作齐抓共管的典范“七个典范”的目标,同时印发了《黔南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两个主线”精神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黔南实践”是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的第三个展区。

在这个篇章中,主题馆全面总结提炼了黔南州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经验成效,运用文字叙述、图文展示、解说汇报等方式,系统展示了黔南州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的方法举措、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生动展现了黔南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教育引导广大参观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强大力量。

在这个篇章中,主题馆重点呈现了“七个典范”取得的重要成就。“‘七个典范’既是目标,也是任务,我们以此为着力点,引领推动全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黔南州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用好主题馆这个阵地,构建起“历史叙事+实践展示+沉浸体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模式,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本。


(来源:贵州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