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晴隆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探访二十四道拐抗战路”座谈会在县委二会议室举行。
滇缅二战史专家、南侨机工学会顾问戈叔亚,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导、云南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邹建达,原云南政协教科委主任、云南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严建,南侨机工学会会长、南侨机工二代、作家陈达娅,致公党昆明市委副主委、南侨机工学会副会长杨旭东,州侨联主席李辉,县政协主席付明勇,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闵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瑞兰,县政协副主席陈忠虎等参加。座谈会由闵婕主持。
座谈会上,付明勇受县委、县政府委托,向莅临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付明勇说,八十年岁月流转,抗战精神传承不息。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战伟大胜利,这一丰碑由无数中华儿女以生命和信念铸就,彰显海内外同胞团结御侮的精神。其间,南侨机工与二十四道拐的事迹尤为突出。三千南洋华侨青年舍弃安稳生活,毅然归国,在滇缅公路的枪林弹雨中驾车输送援华物资,用热血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付明勇说,尽管战争硝烟已散,世界局势仍不太平,铭记历史才能照亮未来之路。南侨机工的家国大义,以及二十四道拐所承载的团结与坚韧,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二十四道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作为抗战物资运输的命脉,凝聚着筑路护路者的血汗与忠诚,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晴隆将借此契机与南侨机工协会结下深厚情谊,借助协会力量丰富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文化与文物史料,共同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这条抗战生命线。
与会专家、学者盛赞晴隆二十四道拐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文旅开发成果及南侨机工协会贡献。他们指出,应以全国、世界和历史眼光审视这条国际大通道。站在二十四道拐,其于陡坡蜿蜒而上的景象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切身感受抗战艰辛。二十四道拐意义重大,不仅是抗战生命线,更展现了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团结一心、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以及中华民族团结御敌的精神,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和南侨机工精神意义重大。希望云贵川渝携手共同保护、宣传、利用好这条抗战生命线,通过挖掘道路文化、打造景观文化等,广泛传播贵州抗战历史与精神。同时,讲好侨胞、侨海故事,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力量。
南侨机工后人表示,地形地势造就了二十四道拐,历史赋予它非同寻常的使命,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为晴隆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今天来到晴隆缅怀先辈,了解筑路历史,传承抗战精神,走向康庄大道。看到晴隆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先辈们的在天之灵当得以告慰!
会后,南侨机工协会向晴隆县捐赠了有关二十四道拐的历史资料。
(来源:翠华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