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针对基层统战工作短板,全力打造“一体系两品牌”(一体系即基层统战规范化建设体系,两品牌为“同心客厅”和“同心企业”两个统战工作品牌)高质量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一、建好主阵地,画大同心圆,精准发力深化特色创建
着眼全域统战,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打造15个镇(街)统一战线工作规范化建设点,“同心客厅”22个,“同心企业”6个。围绕“建立领导体制、健全运行机制、明确工作标准、加强阵地建设、打造品牌项目”目标任务,按照“有领导主事、有制度管事、有标准明事、有阵地办事、有亮点摆事”五有工作标准,促进基层统战工作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构建基层服务统战对象、统战对象支持和助力基层发展的高效循环体系。
健全工作机制,破解工作抓手难题。聚焦基层统战工作“谁来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打牢基础、创新方法、抓实举措,完善镇(街)党外人士、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十二类统战对象台账管理,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延伸基层统战工作触角。
立足优势特色,拓宽统战工作路径。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指引,“同心企业”结合企业文化深化“六比同心”共解企业发展难题。“同心客厅”深挖自身优势特色,落实落细基层服务工作。如中山路街道新华桥社区深挖浙大西迁何家巷历史建立“四聚同心”“诚邀诚访”机制;迎红桥街道兰家堡社区整合“四点半学校”“春风小院”等红色资源更好服务统战对象;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依托深厚的红色底蕴打造“红色商圈”;忠庄街道桃溪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3+3+3”统战工作机制。
二、紧跟指挥棒,唱好主旋律,同心协力夯实基层治理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用好红色资源,组织统战干部、知联会、新联会、宗教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从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增强基层统战干部抓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坚持培优队伍,服务发展。抓好《条例》学习贯彻建设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选优配齐统战队伍干部,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基准对标提升,加强统战工作各项理论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通过岗位练兵和理论测试提升综合能力素质,努力成为统战工作行家里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多面手,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力量。
坚持协力配合,服务稳定。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区委统战部履职尽职抓好创建工作指导,各成员单位齐力配合,各镇(街)将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加强统筹安排,高效推进全区统战工作。依托宗教工作四员队伍、“一张网十联户”等社区服务管网,强联系、促同心、保稳定,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统战信息宣传报送,唱响统战好声音。
三、扎根新时代,使命勇担当,倾尽全力助推区域发展
发挥“同心客厅”引领功能。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发挥“同心客厅”平台集思想政治引领、招才引智、建言献策、会客接待、项目推介为一体的聚力作用,谋同心、促发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把统战干部派到一线,把统战工作抓在一线,做好疫情期间留学归国人员防控咨询和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及相关政策宣传,保障涉台涉侨及少数民族学生权益,帮助解决群众就业、子女入学、疫苗接种等困难问题。
发挥“同心企业”带动作用。搭好“同心企业”助企发展平台,通过组织开展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商会联谊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贷款难、抱团发展难等问题。充分激活基层商会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招商引资4次,对接招商企业23家,为全区推荐企业28家。积极开展“两新”组织联谊会、2021遵义羊肉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有力推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进一步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大刚集团在板桥村建立“扶贫蔬菜基地”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遵义环球商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0万元为北京路街道提供免费配送点场地。民营企业累计帮扶困难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等300余人,实施47个扶贫项目,有力推动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抗击疫情期间红花岗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积极捐资捐物价值1140余万元,为区域稳定和谐发展贡献统战力量。
(供稿: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