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统战 » 遵义

【遵义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主题宣传活动】贵州民族报 | 画好学生兴趣“同心圆” 让文化教育浸润人心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

为更好营造贵州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浓厚氛围,深度挖掘、提炼贵州省示范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即日起,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聚焦遵义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敬请关注。


“准备好了,加油,加油!”随着一声哨响,操场上的学生们迅速列成两队进行“推食爬”接力比赛。他们两两一组,一名学生用双腿用力夹住队友的身体,彼此互相配合,奋力向前爬,并将手中的球扔向指定的圆形竹筐中。这一套动作完成后,下一组同学继续接力下去……10月24日,遵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启动,来自中国新闻社、中华工商时报、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民族报社、贵州政协报社等主流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走进遵义市滨湖中学,只见学生们热情高涨,正开展“推食爬”、武术操、“打篾鸡蛋”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坚持教育厚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基础,是遵义市建设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目标任务之一。作为此次主题宣传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滨湖中学现有学生27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18%。近年来,该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及相关活动,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程教学融合,让文化教育浸润人心。

“自从学校建立以来,我们就以选修课的形式,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课程,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滨湖中学校长杨林璋说。

据体育教师郑旺介绍,“推食爬”和“打篾鸡蛋”都是源自仡佬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的锻炼价值非常高,考验着大家的腰腹力量、身体素质、团结协作能力等。

“‘推食爬’既有趣又能磨炼人的意志。刚接触时,我们并不熟悉,配合不好,经常挑战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逐渐成功。这项运动非常有意思,让我和队友的默契越来越好,有了默契,我们的学习兴致也更浓厚。”来自八年级七班的何宇彬说。

操场上,体育运动尽显学生的青春与活力。课堂内,扎染体验、篆刻体验等特色课程,也深受学生们追捧。

“下面有请第一组的同学分享学习蝴蝶纹的成果。”扎染体验课教室里,老师话音刚落,三名学生便走上讲台。其中,两名学生向大家展示蝴蝶纹扎染作品,旁边有一位学生作讲解。

“我们组分享的纹样主体呈蝴蝶形状,它构图紧凑、排版比较丰富,造型融入蝴蝶、太阳等元素。色彩由红色、黄色、蓝色、灰色等构成。我们对它的寓意进行了讨论……”学生介绍完毕后,老师会进行知识总结与升华。在老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学生们对苗族文化与技艺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当天上午,在滨湖中学与扎染体验课同步开展的,还有纂刻技艺体验课。“这两门课程是我们的学校的选修课,每周都会开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从而组成了现在的特色课堂,由学校美术组的老师担任任课教师。”滨湖中学教师辜觐岳介绍,在特色课堂上,老师不仅向学生介绍扎染和纂刻的历史渊源、分类工序,还会引导学生一起制作、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

“在这些特色课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带来的乐趣,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一位正在体验篆刻技艺的学生表示。

据悉,当前,滨湖中学正通过“理念融合、课程融合、活动融合、家校融合”等育人实践,引导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来源:贵州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