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统战 » 遵义

【基层统战】仁怀:“五个一”实践促“三交” 各族青少年同心共筑中国梦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25年10月27日,仁怀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青少年交流成果展示暨“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队员”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顺利举行。这不仅是仁怀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五个一”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的圆满收官,更成为全市推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重要里程碑。仁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程雯出席活动并讲话,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共同参与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高位统筹,“五个一”搭建“三交”新格局

仁怀市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指引,创新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五个一”特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一批团队课、一场大宣讲、一次作品赛、一次研学行、一次手拉手”的系统化、立体化设计,打破地域与民族的沟通壁垒,构建起全方位覆盖、多层次联动的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体系,为各族青少年搭建起常态化交往交流的坚实平台。

作为“五个一”系列活动的收官盛典,此次成果展示由市委统战部、团市委、市教育体育局、茅台学院联合主办,集中呈现了年度交流活动的丰硕成果。程雯在讲话中强调,“五个一”活动是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更是引导各族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深化情感联结的生动载体。


成果璀璨,多元交融绽放“团结之花”

成果展示现场亮点纷呈,来自盐津街道第二小学等6所代表学校的青少年,以艺术为纽带,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盐津街道第二小学的《美侗乡》尽显侗族风情,苍龙小学的《踏板上的童画》传递童真与创意,两者相映成趣;《雅鲁藏布江》的恢弘旋律与后山民族小学《快了哆咪啦》的苗族韵律交织碰撞,勾勒出雪域高原与多彩贵州的文化交融图景。

其中,盐津小学与西藏巴青县玛如乡小学合作演绎的《山海的约定》尤为动人。两地青少年突破空间限制,通过云端排练、实地展演的创新形式,完成了一场跨越黔藏的艺术对话。这一节目不仅是文化交流的缩影,更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榜样引领,激励机制点燃“参与热情”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颁奖仪式,对“五个一”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与个人予以表彰,以榜样力量激发更多青少年参与民族团结建设的热情。其中,“墨香色绘民族情”创艺作品大PK收到参赛作品三百余件,中枢第三小学黄思萱等16名同学凭借优秀作品斩获一等奖;“石榴籽一家亲”优质团(队)课竞赛覆盖全市中小学,茅台一小等20所学校学校脱颖而出;“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石榴杯宣讲赛吸引吸引数十支队伍参赛,盐津小学等14所学校凭借精彩宣讲赢得认可。表彰活动不仅是对优秀者的肯定,更在全市青少年中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山海同心,跨域交流筑牢“友谊桥梁”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邀请西藏那曲市巴青县师生代表远道而来。巴青县师生不仅带来了极具藏族特色的表演,更与仁怀青少年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深度交流——从分享地域文化、学习生活,到共同参与互动游戏,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欢声笑语。这种跨地域、跨民族的实地交流,不仅拓宽了各族青少年的视野,更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联结,更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程雯在讲话中寄语:“希望各族青少年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中互助互学、共同成长,早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仁怀与巴青的友谊之花永远绽放,让民族团结的薪火代代相传。”

从课程育人到活动育人,从实践交流到情感共鸣,仁怀市通过“五个一”特色教育实践活动,成功探索出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路径,构建起多维度、全链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体系。这一实践不仅为当地各族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坚实支撑,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仁怀经验”,为新时代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仁怀统一战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