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统一战线联席会议新闻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夏华 | “深山集市”开到世界去,养活自己富了家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以一袭蓝色长衫亮相。


“贵州,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手工艺作为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智慧,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3月6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以一袭蓝色长衫亮相。

20年前,夏华带领设计师走进深山,被绣娘们手中精美的绣品深深吸引,“为了民族手工艺传承,同时也为了让传统服装产业增添独特魅力,更具价值,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民族手工艺数字化、时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创新模式,让深山手艺人可以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富了家。”

依文·中国手工坊展示成品。


纹样里的中国,永远充满吸引力。依文·中国手工坊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伦敦等几十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启动了近600场“深山集市”,“我带着贵州绣娘和他们的手艺走进伦敦秀场,也将‘深山集市’开到伦敦哈罗德百货,消费者们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队,民族手工艺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这些年,依文·中国手工坊逐步建立起标准化得培训体系,“这我们培训出一批绣娘带头人,比如贞丰县的布依族独臂绣娘梁忠美老师,她绣的蝴蝶栩栩如生。我们通过设计将她手中的蝴蝶变成了时尚产品,村里的上百名绣娘和她一起绣蝴蝶。”夏华介绍。

依文·中国手工坊展示成品。


20年来,夏华和团队走进贵州等十余个省份的民族地区,将发现的村寨绣娘、纹样、技法、工艺等归类整理、创新应用,建立了“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民族手工艺者数据库”,整理出8900多种民族美学纹样。“位于织金的苗绣数字化产业基地,可以帮助绣娘在数字化平台上对接订单,珠藏镇绣娘第一天就接了一个16万的订单。”夏华说,她们与25000名手工艺者的数据,被收录入库,与全球设计师合作,将民族纹样和传统手工艺融入时尚元素,转化成市场需求的国货潮品,融入现代生活。

夏华践行和思考着如何用数字化的方式去提质升级中国民族传统手工艺。


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老手艺穿上新铠甲。依文·中国手工坊借科技之力,建立了AI辅助设计平台,让消费者也过一把设计瘾。消费者来到线下空间选取了纹样后,可以发出指令,利用这个纹样设计自行设计。AI辅助设计不到1分钟的时间可以出现设计方案,消费者选取了以后可以通过供应链做个性化的定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23年4月,我们在贵阳市青岩寻坊打造‘文旅+产业+工坊’三位一体的模型,打造独具贵州特色的国潮街区,绣娘们在工坊里边刺绣边销售,游客们在街区上边体验边购买,打造成国潮消费新业态。”夏华介绍道,这不仅有助于搭建新的文旅消费场景,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每一针都是史诗,每一线都是密码。真正的“国潮”从不是孤芳自赏,需要用针线串联五洲四海,用民族纹样为世界织就美学之网,这是所有民族手工艺者共同的愿景。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