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府后山社区有常住人口1429户3125人,其中少数民族344人。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民族团结同心圆,创新实施“同心共向、同筑共建、同频共振”的“三同三共”工作模式,以服务民生为重点,积极探索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夯实基础,同心共向。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小组,整合社区、单位、企业、商户、各族人士等资源力量,吸纳了辖区10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非公经济组织,充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力量,构建“党建统领、各方参与、协商共管”的基层治理格局。健全工作体系,由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签订协议,在区域内建起“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长—党员中心户—居民群众”的组织体系,将社区居民、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吸纳各民族人士加入网格参与社会治理。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红色义务讲解队等六支服务队伍,广泛吸纳义工联合会、退休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其中,用其心、倾其力、献其绩,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对中心工作的推动作用。
二是创新品牌,同筑共建。组建“民族团结进步”联谊组,联合辖区各族人士,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安全排查、环境清洁等活动20余次。推动“贵人服务岗好办”落地落实,先后为辖区各族群众办理事项20余件(次),办结率满意率及时率均为100%。依托社区“同心客厅”、同心书屋、党员义工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深挖辖区红色资源,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联合区文联、社会团体等广泛开展读书节、迎新春、丝网花编织、剪纸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打造社区“非遗工坊”文化品牌,开设剪纸、编织、丝网花等非遗公开课堂,有力促进社区民族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
三是六共融合,同频共振。在工作机制上,社区牵头通过组织共联、网格共建、阵地共用、服务共享、活动共办、文化共创“六共”融合,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社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建设、治理中需要协调配合解决的垃圾清运、门前三包、环境整治等公共事务。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为社区提供党群活动阵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解决了场地不足、资金缺少、人员匮乏等问题,为社区治理工作出谋划策、奉献力量,提升社区整体服务功能。借助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载体共同参加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初心微讲堂”“名师大讲堂”“丝网花手工课”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服务活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举办各种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领文明新风,实现有效治理。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