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民族团结食堂+”模式助增收——全省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系列报道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居委会副主任、民族团结食堂主厨,这两个看似互不搭界的身份,却集中在丁明梅一人身上。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沙包堡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春晖社区副主任丁明梅看来,前者侧重管理、后者侧重服务。

在春晖社区民族团结食堂,丁明梅既要履行好“管理”职责,又要在必要时尽到“主厨”的责任。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民族团结食堂126个。民族团结食堂建起来了,但如何管理和运营好,是又一个重要课题。

“前期经费有限,就餐的人也不多,我主动承担起厨师的责任。”丁明梅说,春晖社区为了让更多社区群众得到实惠,同时提升民族团结食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向社区老人、学生等群体推出了250元包月中餐、晚餐的优惠政策。

家住春晖社区的居民索洪源,长期在外跑美团送餐。但家中母亲眼睛不好,做不了饭,老人的吃饭问题曾长期困扰着他。“自从有了社区民族团结食堂,社区工作人员经常给我母亲送餐到家里,既实惠又方便,给我解决了大难题,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索洪源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已建成的民族团结食堂中,各地的管理办法不一,但在建成初期,基本都是以对外经营服务为主。在保证水、电、人工等费用基本开销的前提下,把获得的收益适当充实集体经济。

“在嫁娶活动中,双方合办30桌内,单方办理20桌内,每桌成本控制在350元内,礼金控制在200元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吴波告诉记者,为了不搞“一刀切”,社区还推出了“给一次还礼机会”的办法,让百姓之间不欠人情,为后续能够实施有效的礼金控制打下基础。

台江县目前是全省县级建成民族团结食堂较多的县份。该县探索构建了“民族团结食堂+积分超市+社会治理网格+志愿服务”新模式,把民族团结食堂办理酒席与积分超市建设结合起来,凡是在民族团结食堂办酒席的均享受50分以内不等的积分奖励,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普惠于民。

截至目前,台江县累计劝阻群众减少操办酒席78次,基本实现只承办红白喜事酒席规定。

许多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和民族特色村寨的民族团结食堂,与方黎湾社区一样,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对举办酒席申请备案、宴席操办、财务管理、食品卫生监管等进行规范,以此控制酒席天数、桌数、菜数、礼金数,进一步减少人员成本、办酒门类、安全隐患和减轻环境污染。

“对于民族团结食堂的办酒席规定,我们举双手赞成。”方黎湾社区54岁的苗族群众张先武说,过去的大操大办,更多碍于人情和面子,现在有了这些规定,大家都没有意见了,都能轻装上阵了。

位于巴拉河畔的阳芳村,是台江县台盘乡的一个苗族村寨,是“村BA”的后花园。村里为了发挥好民族团结食堂的作用,除了办好村里的红白喜事外,村民李英平时全权负责食堂的对外经营。

“我负责经营和管理,每年将总营业额的10%交给村集体。”李英说,自2023年6月以来,民族团结食堂共有2万多元的总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00多元。

而在岑巩县思旸镇温泉社区民族团结食堂,社区安排了1个固定厨师负责日常工作,3个配菜人员则根据就餐人数需要灵活安排。

“食堂的这个固定厨师,我们用公益性岗位来补差,公益性岗位每月1660元,同时还要负责食堂的工作,每月可以多拿900元。”温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天英告诉记者,民族团结食堂给社区群众带来就餐、办酒席的实惠是实打实的,同样属于公益性质。

同样的管理办法,还出现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的民族团结食堂。

“我以前开过早餐店,也参加过培训,对食堂的工作很熟悉。”负责城南社区民族团结食堂的妇女石凤伟,很感谢社区给她的就业机会,她对食堂的管理也很到位,得到了社区群众的积极评价。

在城南社区,灯光球场、医院、学校配置应有尽有,不少企业入驻该社区。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当地不少企业、协会和单位的团建活动,都选择在城南社区民族团结食进行,这里已成为社区颇有人气的地方。

记者到访荔波县玉屏街道兴旺社区的时候,正遇到社区开展民族团结食堂的厨师培训。

“春节前后到食堂来预约办酒席的群众有点多,我们得提前做好培训。”兴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莫珍念告诉记者,社区民族团结食堂主要由红白理事会管理,下步将积极与文旅部门、旅游景区等加强联系,争取把到荔波小七孔、瑶山古寨等景区的游客引流到社区,进一步发挥民族团结食堂的作用。

53岁的布依族妇女卢献直是第二次参加厨师培训,也是社区民族团结食堂厨师骨干,扣肉、辣子鸡、宫保鸡丁等是她的“拿手菜”。这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民族团结食堂,每次可以接纳两家人办酒席。卢献直等人通过在食堂帮忙做菜,按劳分配,每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收入。

民族团结食堂的多元化管理办法,各地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正在进行有效推进。

在管理工作方面,省民宗委规定了切实可行的奖励约束措施,坚持把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于民族团结食堂建设管理全过程,让群众更有参与感、获得感。


(来源:贵州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