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基层统战】 贵阳市乌当区:描绘民族和睦、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布依族风格建筑映入眼帘,村间小道干净整洁。村民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各民族亲如一家,大家一起搞产业、谋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乌当区以“铸牢”为主线,深化党建引领、文化认同、经济建设等,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民族和睦、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乌当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区委统战部适时召开会议,调度解决民族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区民宗局加强与各单位的经常性沟通联系;各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为有力有序推进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乌当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以文育人,构筑起美美与共的精神家园。

农历“三月三”期间,在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节庆活动正在举行。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浓。

除了传统节庆活动,乌当区还拓宽宣传方式,丰富传播内容。通过组织小区坝坝会,开展“铸牢”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以“主人翁”意识传播好党的声音;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同心文化广场,设置“铸牢”宣传标语,让群众入眼入脑入心,提高群众知晓度和理解度。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乌当区发挥牧畜产业优势,通过发展蔬、果、药、花、茶和生态畜牧业等“5+1”产业项目,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清明时节,走进乌当区一家茶叶公司的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茶叶。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共同致富。

除了农业产业,乌当区还依托大健康医药产业,推动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增长,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互嵌发展,共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画卷”。

走进乌当区高新路街道大桥社区,一场各族学生参与的“手拉手”活动正在举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学手工,欢声笑语不断。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社区孩子带来了欢乐,更促进了各族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互嵌式社区建设。”大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付命琼说。

近年来,乌当区通过互嵌聚心、平台聚力、文旅聚能、示范聚向,努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在文旅融合方面,乌当区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小镇和旅游精品线路。羊昌花画小镇、醉美偏坡等景点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

加强社会治理,树立城乡新风“好典范”。

前不久,在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一场关于和美村寨建设的讨论会正在热烈进行。村民们围绕如何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生活质量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我们将民族事务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偏坡村党支部书记陈胜江说。

乌当区还通过实施政策法规强引领、基层治理树新风、防范风险护稳定等一系列措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我们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保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了积极、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