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仡佬族侗族乡佛顶山村的村民。我们村于2014年9月荣获贵州省首批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项荣誉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发展,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2024年8月,佛顶山村全体村民写给国家民委的感谢信。
这封感谢信,道出了一座深山古寨十年来的蜕变。
十余年来,在国家民委“和美村寨”建设行动的扎实推进中,这个深藏在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怀抱中的村寨,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民宿产业,同时,深入推进黄水粑加工等特色产业。2024年,佛顶山村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康养住宿6300人次,实现了从深山古寨到旅游热土的精彩“蝶变”。
多彩文化引客来
古树环抱,溪水潺潺,古朴的吊脚楼层层叠叠地依山而建,阳光透过叶缝洒在青瓦木屋上,形成片片斑驳光影……走进佛顶山村,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村画卷徐徐展开。
每逢农历二月初一,佛顶山村就会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敬雀节。“敬雀节源于仡佬族爱鸟敬雀、感恩自然的生态理念。每到这天,仡佬族群众都会身着盛装,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佛顶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黄秀金介绍,“仡佬敬雀节”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于2007年5月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拦门酒、仡佬吹打、仡佬毛龙、蚌壳灯、板凳龙、石阡茶灯、仡佬“六合宴”……敬雀节这天,各类民俗活动、非遗节目争相上演,吸引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及贵州周边省份的游客前来体验。如今,佛顶山村的文旅场景,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擦亮‘生态佛顶·和美坪山’旅游品牌,提升石阡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坪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绍江说,今年敬雀节活动期间,共吸引省内外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商户收入创下新高。
“自2014年以来,佛顶山村先后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为发展农旅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产业配套设施等提供助力。”石阡县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明坤介绍,佛顶山村着力改善村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传承、生态资源保护等,让村寨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生态旅居留客住
飞瀑如练倾泻而下,清澈溪水蜿蜒于苍翠欲滴的常绿阔叶林间,不时有游人行走其间,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91%,各类生物达3659种,吸引了大批热爱大自然的游客,为佛顶山村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3年以来,佛顶山村尝试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将“过境游”转化为“过夜游”,让当地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趁着文化游、生态游发展的东风,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民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黄秀金介绍,陆续还有一些外地客商来到村里投资开民宿。
“2012年我第一次来佛顶山,就被这里的生态和民族文化吸引。2013年,我开了村里的第一家民宿。”佑客楼民宿老板何立新介绍,入住民宿的游客,既有重庆、深圳等地的省外游客,也有贵阳、遵义等地的省内游客。他说:“有位来自重庆的客人很喜欢这边的气候和文化,每年都会带着全家人来村里住上一个月。”
目前,佛顶山村共有民宿15家、餐饮店19家。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村成立旅游协会,通过发展民宿、生态养殖,开发旅游产品、办农家乐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600余人增收,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
产业发展助民富
在敬雀节期间,佛顶山村忙碌的不只是非遗表演团队,还有售卖当地农特产品的直播团队。今年的活动中,仅“黔乡姊妹”团队,就销售了近40万块黄水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佛顶山村的农特产为村民带来沉甸甸的收入。
黄水粑最初只是村民外出时随身携带的饭食,后来逐渐成为逢年过节的必备美食、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随着到佛顶山村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产出的猕猴桃、板栗和手工制作的黄水粑渐渐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香饽饽”。
“村里几乎家家都有黄水粑手工作坊,好多村民通过制作和售卖黄水粑实现了增收致富。”黄秀金介绍。2021年,为了打通黄水粑线上销售渠道,佛顶山村联合正在拍摄短视频的村民谭丽,希望她通过网络平台,开辟线上销售渠道,“黔乡姊妹”直播团队由此诞生。
销路打开后,佛顶山村建成“黔乡姊妹”黄水粑加工厂,整合24家黄水粑传统制作工艺作坊,建成日产3万个黄水粑的生产线,把“小黄粑”变成“大产业”。同时,坪山乡整合力量创办贵州黔乡姊妹助农有限公司,建立日产10万个黄水粑的半自动生产线,将黄水粑产业打造成全乡支柱产业、全县特色产业。
“我们负责生产,‘黔乡姊妹’直播团队负责销售,目前运营效果还不错。”黄秀金说,通过“线上+线下”模式销售,每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
自然生态环境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产业发展稳定……如今的佛顶山村,汇聚“和合之美、宜居之美、宜业之美、生态之美”,成为名副其实的“和美村寨”。
“我们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培育、治理机制完善等,持续巩固‘和美村寨’建设成果,更好促进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提升互融互促、同频共振,让村寨更美、村民更富。”黄秀金说。
(来源:中国民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