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侨联四海,同心筑梦。五年来,在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西南州侨联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干部职工以及广大的归侨、侨眷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不凡的成就:
马红林同志荣获2020年度中国侨联“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2021年,杨黔生、韦应荣、郝春、瓦云锋、龙玲等同志荣获贵州省侨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在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刘进杰同志荣获中国侨联“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表彰;
罗丹同志荣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中国侨联共同颁发的“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
五年来,州侨联凝聚侨心汇侨力,同心共谱新篇章。
一以贯之强“侨”魂,高扬旗帜领航向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侨联必须将讲政治放在首位,政治性是侨联组织的灵魂。五年来,州侨联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努力画好侨界团结的最大同心圆。
通过举办宣讲报告会、党员领导上党课、侨界人士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侨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以及州委全会精神等,累计50余次。通过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党和政府关于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让广大侨界群众充分了解、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省、州的重要决策部署,关心国家和省、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将侨界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侨界群众基础。
州侨联还组织侨联干部和侨界群众参加了黔西南州直统战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共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举办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暨“粽情粽意凝聚侨心”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侨联组织的凝聚力,营造了侨界爱国爱乡、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宣传会暨“凝聚侨心侨力,中秋共话复兴”座谈会,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爱乡爱家热情;承办了全省侨联系统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宣讲了“晴隆二十四道拐与陈嘉庚精神”;联合黔西南州欧美同学会、民进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台胞台属联谊会共同举办了“同心颂祖国、永远跟党走、喜迎二十大”知识竞答暨文艺晚会。特别是在2021年,精心组织了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群众和侨界代表,与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的演员们共同开展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快闪活动,该活动被学习强国、新华网、光明网、腾讯网、动静贵州、黔西南统战等多个平台采用,总点击量高达500万人次。
通过组织侨界群众参与文艺演出、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侨界群众和海外侨胞增强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侨联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刻不停聚“侨”力,服务大局添动能
服务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州侨联的重要职责,也是其中心工作的核心。五年来,州侨联不遗余力地围绕州委、州政府的经济建设工作向外宣传,努力扩大黔西南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汇聚侨力助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商务活动方面,州侨联积极邀请来自匈牙利、德国、泰国、南非、莫桑比克、新加坡等的国际友人、侨商侨领以及教育界人士共23名嘉宾出席了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七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同时,还邀请了海内外侨胞和企业家代表40余名到黔西南州开展“2021海外侨胞贵州行——走进黔西南”活动,通过考察座谈共谋发展,为黔西南的经济发展贡献海外侨胞的力量。此外,州侨联还做好了中国侨商联合会、贵州侨商会、阿根廷贵州商会、法国贵州商会、北美贵州商会、印尼客属联谊总会、美国华人总商会等赴黔西南考察的接待工作,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穿针引线,在“黔货出山”“黔货出海”方面铺路搭桥。在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期间,
成功举办了“侨连五洲·聚力贵州——海外侨团贵州联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媒体、旅行商以及泰国、法国、阿联酋等国的国际友人共160余位海外嘉宾参与。活动中,日本、法国、新加坡、泰国、印尼等19个国家的旅行商分别与黔西南州的旅行商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州内侨企已达30家,新增侨企5家,新增投资20亿元,涉及冶金、建筑、采矿、智慧交通物流、特色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州侨联积极协调各类帮扶资金,助力黔西南州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等多个方面,共计协调资金430余万元。为促进“两业”发展,积极促成香港华高王氏(深圳)公司与兴义师院、黔西南职院在校企产教融合、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实践、就业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同时,还组织侨商在贵阳参与州侨联帮扶点兴义市猪场坪镇小黑猪产业推介会,并签订订购协议,帮助帮扶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州侨联发出了《黔西南州侨联关于号召广大侨界朋友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倡议书》,号召广大侨界朋友积极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往无前激“侨”情,弘扬文化连五洲
州侨联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黔西南故事,展示了黔西南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之情。
州侨联推荐黔西南州的彝族特色舞蹈“阿妹戚托”和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贺喜堂》分别参加了“亲情中华·同心与共”2022、2023年度的华侨华人云端春节晚会。这两个节目通过人民日报、中国网、央视频、北京日报、腾讯视频、爱奇艺等17家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将黔西南州的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给了海外华侨华人以及全世界的观众,“阿妹戚托”的点击量超过亿次,八音坐唱《贺喜堂》的点击量也达7000万次。
此外,州侨联还邀请了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分别在兴义市和晴隆县举办了以“助力乡村振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亲情中华”慰问演出,为黔西南的各族群众以及归侨侨眷近3000人带来了一场文艺盛宴。同时,组织州内的归侨侨眷代表到现场观看《音画布衣》大型文艺汇演,进一步增强了侨联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助力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州侨联还积极开展“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通过微信群推送宣传片、讲中国故事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讲好中国故事、贵州故事、黔西南故事,并向海外华裔青年推送了黔西南的景点、美食和文化,累计组织了8期夏令营活动。以及协助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栏目组赴晴隆“二十四道拐”拍摄了以南侨机工蒋印生为题材的《最后的南侨机工》节目,讲述南侨机工的故事,以华侨精神为纽带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为契机,诚邀海外侨胞参与“万马奔腾”“加油奔跑兴义真好”视频宣传活动,通过海外华人华侨的独特视角,向世界展示黔西南的魅力。2024年“侨连五洲·聚力贵州——黔西南山地旅游加油之旅”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40多家华文媒体共发布信息500余条(次),覆盖全球受众超过2亿人(次)。其中,德国《侨报》、泰国《星暹日报》、印尼《印华日报》、埃及《中国周报》等媒体对黔西南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报道。
积极组织申报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旨在进一步拓宽黔西南的对外交流平台。目前,全州已拥有2个由中国侨联颁发的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晴隆“二十四道拐”和晴隆“阿妹戚托”小镇,以及7个由贵州省颁发的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分别是黔西南州博物馆、兴仁鲤鱼坝、安龙半山亭、贞丰古镇、望谟新屯古镇、兴义纳灰村和八音堂。
一诺千金展“侨”彩,热心公益优传统
五年来,州侨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高度重视公益事业,将促进侨界公益事业发展作为侨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务凝聚爱心、扩大资源,努力赢得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和认可,使侨界人士热心公益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积极实施“侨爱心工程”项目,为望谟县边绕镇中心幼儿园募集到100万元教学楼建设资金;携手上海心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晴隆县四中提供87.68万元资金援建学生宿舍楼;募集江苏昕弘教育集团为望谟县打易中学食堂建设捐款35万元;并争取到贵州省科协、宁波市侨联的资金支持,共计23万元,用于兴建兴义市猪场坪镇中学科普场馆等。同时,着力推进“侨爱心图书室”建设,成功打造或升级了包括兴义市下五屯街道高卡村农家书屋、兴义市洒金街道康平社区“保贝宁·侨爱心”图书室在内的6个图书室,以及望谟县新屯街道图书室、晴隆县腾龙社区“侨爱心图书室”等。
开展“侨爱心助学金”项目,争取到中国侨商联合会、澳大利亚魏基成慈善基金会、浙江新华爱心基金会、香港应善良基金会以及美国华侨高永祺先生等广大侨商、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的慷慨捐赠,共资助助学金170.48万元,帮助了681人(次)学生。其中,“珍珠班”的珍珠生参加高考152人,有138人达到本科线,一本录取42人。
开展“侨爱心——送温暖”医疗服务活动,联合州委统战部、州卫健局、州医院等部门,共派出医师74人次,覆盖社区、学校45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问诊2200余人次。
一片冰心发“侨”声,参政议政显担当
五年来,州侨联高度重视归侨侨眷参政议政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召开会议、组织参加人大政协各项活动等形式,不断增强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辱使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会议和调查、视察活动,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全州侨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议案40余件,涉及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其中多数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部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一丝不苟搭“侨”梁,广泛拓展朋友圈
“侨”有优势,“联”是关键。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是侨胞之家。五年来,州侨联坚持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联络联谊工作,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聘请了18名海外顾问,加强了与东西部地区的协作交流,到惠州市侨联进行了参观考察。同时,州侨联与北京市丰台区、天津市蓟州区、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枣庄市、福建省漳州市、甘肃省武威市、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省安康市、广东省惠州市以及贵州省黔东南州等地区的侨联缔结了友好关系,签订了友好战略合作协议,增加了交流合作领域,携手努力、互助共赢。在海外新冠疫情暴发、国外防疫物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州侨联主动关心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人员的生活状况,筹集到2万多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并以“爱心包”的方式寄送给他们。
一心一意暖“侨”心,维护侨益守初心
州侨联始终秉承为侨服务的宗旨,及时掌握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诉求,坚持为侨界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五年来,州侨联坚持打好“侨”牌、争做侨务工作的“实干家”;以侨为本、当好侨界群众的“贴心人”。不断提升为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当好广大侨胞侨眷的“娘家人”。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解决归侨、侨眷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送到广大归侨、侨眷的心中。
每年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全州归侨侨眷及涉侨企业代表进行走访慰问,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并送去新春的祝福。同时,联合州委统战部举办黔西南州台胞台属归侨侨眷迎春座谈会,共迎新春、畅叙友情、共话发展。
为了完善侨界维权平台,州侨联联合州委统战部、州法院建立了黔西南州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为涉侨纠纷的在线诉调工作提供了遵循。同时,建设黔西南州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争取省外事侨务委员会在贵州省天明经济研究院设立“助侨联系点”,为全州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留学人员及涉侨企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及侨法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维护了侨界群众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建设了贵州省首家“检侨驿站”,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积极帮助在黔西南投资兴业的涉侨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一法两办法”,帮助归侨侨眷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及时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风劲正是扬帆时,携手奋进谱新篇。州侨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办好利侨之事,在凝心聚力中画好最大同心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篇章贡献侨界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黔西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