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7月3日,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及留学生乡村振兴研习营40余名师生走进贵州,探访贵阳、兴义、安顺、遵义等地,深入探寻贵州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
在群山中,研习营师生造访了布依族村寨,学习体验布依说唱,倾听村民们讲述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活变化和传承布依族文化的坚定信念。“这次我们实地走访了新屯布依古寨,了解到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师生曾在这里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帮助完善道路硬化等基建,协助改造传统民居。”华侨大学学生黄安莉在研习中特别关注了贵州“留住乡愁”的特色举措,“他们在最大程度保留布依族传统风貌的同时,拓宽了村寨发展方向,切实改善了村民生活。”
大型沉浸体验式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通过《水姑娘》《侗族大歌》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曲目,生动展现了黔地文化的独特叙事,具象呈现了贵州各民族蓬勃的生命力。“我深深感受到了少数民族节日的欢乐气氛,他们自由、纯粹,舞蹈真挚地传递出他们的心声。”来自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黎东贤跟随布依族村民学习糠包舞后说。
“从踏上贵州之行开始,我就非常期待FAST天眼这一站。”来自工科专业的学生顾大卫分享了他的期待与感动,“当我近距离仰望时,心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对南仁东先生深深的敬意,正是这些科学巨匠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奔月追天梦想才得以一步步变为现实。”
研习营师生在国家科普基地(中国天眼FAST)体验了时空塔和天文观像馆的现场教学,登上坝陵河大桥感受世界级大跨度桥梁的巍峨奇迹,走进贵州高速公路集团见证贵州如何从“地无三尺平”迈向“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蝶变。自主创新、科技领航、因地制宜,成为科技产业助力贵州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中国建设者用一项项发明、专利和创新实践,在大山深处书写了精彩的“中国答案”。
“此次贵州之行,不仅是一场与多彩民族文化的深度邂逅,更是一次对中国乡村振兴道路的实地探索。”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研习活动,港澳台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与卓越成就,在游历、学习、研究和感悟中进一步涵养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来源:中新网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