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创新“统战+党建+妇建”网红统战工作新模式
——剑河县委统战部“村姑网络主播联盟”案例
一、创新背景
剑河县未脱贫退出前是黔东南州的一个深度贫困县,总人口28万,其中苗侗人口占96%。近年来以“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聚焦脱贫攻坚抓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提前一年脱贫摘帽。为了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剑河县突出抓好林下产业发展,按照省委提出的“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继续以食用菌作为“一县一业”,林产业、钩藤、小香鸡特色产业的“1+3+N”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村村有产业覆盖,全县农特产品丰富,有获得地理标识的小香鸡、稻花鱼、钩藤,有剑白香猪、白山羊、鼓藏牛肉、久仰朝天辣、基立生姜、小广红米、平岑侗乡春芽茶、山茶油、蜂蜜、中药材等70余种。但受地理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制约,各种农特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加上乡村交通路远,运输成本会导致价格偏高,大山里的特优农产品虽然保证“绿色、无公害、有机”,品质优良深受青睐却难以卖出,甚至有的农特产品存在滞销和销售价格低廉等情况,产销对接不畅。如何将零星的没有形成规模的农特产品销售出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革新和互联网在剑河县的普及,在一些短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县里悄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网红”,农村“网红”经济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网络人士的地位作用,强调要做好网上有影响力的人的工作,并对创新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发挥网络人士积极作用、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开展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州委、省委统战部做好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要求,2020年3月,县委统战部对新阶层人士、网络人士进行摸底,在调查摸底中发现,全县仅有6名乡村网红,但作用发挥很大,部分村的农特产品通过网络直播销售,顺利地打开了销路。县委统战部抓住这一新的发现,对培养网红队伍,发挥网红作用进行了认真策划,提出了“关于组建网红队伍,抓好网红统战工作的构想”,构建“统战+党建+妇建”的网红统战新模式,组建“村姑网络主播联盟”把网络人士凝聚在主播联盟,培育壮大农村网红经济。经报请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由县委统战部牵头与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妇联等队伍组织实施。
“村姑网络主播联盟”名称来源:在联盟组建前,全县共有农村网红(网络主播)53名,其中女性51名,由此可见,妇女在直播销售有着独特的优势,我县的网红队伍则是一支以乡村妇女为主的队伍,网络人士是新的阶层人士。因此,剑河县委统战部以组建“村姑网络主播联盟”为抓手,抓好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把“村姑网络主播”凝聚在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上。
二、主要做法
(一)组建主播队伍。一是明确条件选人。由县统战部门牵头,研究制定下发《“村姑网络主播联盟”工作方案》,明确主播联盟队伍基本条件,并积极发挥农村妇女主任职能,动员正在从事网络直播、网络电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大户,或年龄在18—40岁、有一定文化功底、能熟悉使用手机各类APP的农村年轻妇女积极参与组建“村姑网络主播联盟”。目前,全县有190余名网络主播纳入管理台账。二是部门协同组建。组建“剑河县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村姑网络主播联盟)”,性质为民间性的新阶层组织,新阶层组织登记部门、主管部门为县委统战部,吸纳会员71名,并组织召开剑河县新联会网络人士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剑河县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及领导班子,理事长由一名村妇女主任担任,副理事长由三名村姑主播和县委统战部、县妇联一名干部兼任,办公联络点设在县委统战部。三是多方联动培训。积极与杭州市淳安县委统战部对接商洽,今年10月13日-16日,组织30余名网络“直播销售”的“村姑”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围绕直播理论、淘宝主播APP操作、账户注册、实名认证、商品发布流程、产品推荐、现场直播技巧等内容的现场实操培训学习。同时,由融媒体中心、县工信和商务局组织在本县开展第二期50名“村姑主播”培训。目前已投入培训资金11万元,开展培训两期,培训80人次,并正在对接第三方培训公司和本地区网红对全县所有的村有意愿的网络主播进行培训,力争实现村级主播全覆盖培训。
(二)创新管理模式。一是统战主导管。在“联盟”管理上,县委统战部起主导作用,剑河县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村姑网络主播联盟)登记部门、主管部门为县委统战部,其组织运转的资金在统战部经费中列支。同时,明确县统战、妇联、农业、工信商务、供销、媒体等涉及部门工作职责、任务、措施、目标,统筹推进“村姑网络主播”相关工作开展。县委统战部注重抓好网络人士的思想引领,组织会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政策理论宣传教育,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引导会员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二是党建妇建管。创新组织设置,将党支部和妇联建在“村姑网络主播联盟”上,该支部有党员17名,支部委员5名,其中一名支部委员由县妇联指派,联盟妇联主席由支部书记兼任。网络人士分会(村姑网络主播联盟)负责人组织各主播开展轮流直播销售活动,组织技能学习培训和开展联谊交流活动及社会服务等活动,工作运转正常。通过党支部和妇联引领管理,打破单打独斗、自我摸索的传统模式,为联盟发展解难题、破瓶颈、促发展,形成“建组织、兴产业、活经济”的效应。三是联盟制度管。剑河县新联会网络人士第一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了《剑河县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章程》,《章程》对组织的名称、性质、宗旨、会员管理、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及负责人任免、资产管理、章程的修改程序、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等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建章立制推动“村姑网络主播”联盟制度化发展。
(三)规范直播带货。一是灵活建设直播场地。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在县融媒体中心、县工信局建设总直播室2个,各乡镇建立“网络直播”室6个,打造村级流动直播点60余个。县、乡、村级直播间由政府出资建设,流动直播点的设备由主播个人出资购买。由政府协调完善移动、电信网络基站建设,确保4G网络乡村全覆盖。二是打造品牌做优农特产品。统筹规划直播带货产品,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特色农产品种植的规划、种植新技术的指导推广及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在带货范围方面,主要以“剑河钩藤”“剑河白香猪”“剑河稻花鲤”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剑河小香鸡、剑河食用菌等8个产品全国首批扶贫产品为主的进行直播带货。同时,各村级直播点分别对鼓藏牛肉、久仰朝天辣、小广红米、平岑侗乡春芽茶、山茶油、蜂蜜、中药材、苗族刺绣等70余种土特产进行针对性推广。由县市场监督局负责对带货产品的质量把关,确保每一件都经过严格把关并将持续跟踪,确保信息真实、质量合格、价格合理。三是夯实基础健全产业链。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负责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的建立及协调接单、物流等,通过“农户+企业/合作社+主播平台+物流”完善链条,把农产品从乡村送达消费者。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创新助农新模式,把直播间开到田间地头,打破原有的时空界限,让农户变“主播”走进直播间,助力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得优。例如,来自观么镇村35岁的网络主播万秀花(网红名:高雍姑姐),通过淳安县培训回到村后,几天内就把自家产的蜂蜜、红薯、糯米、小米、辣椒等在网络上销售一空,销售收入2万多元,首播粉丝达到了6万多,视频播放量达到11万,累计帮助其他农户销售农产品12万余元。特别是在2020年双十一当天,直播推介高雍苗寨蜂蜜,当天在线获点赞量3.5万人次,累计销售600多斤,成交额达6万余元。南寨镇返皓村25岁的销售网红欧阳兰(网红名:小妹阳),粉丝达到58.1万,今年以来网络直播销售米酒、辣椒等销售收入22万余元。
(四)强化利益联结。一是农户有“收成”。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网络主播”等利益联结模式,线上销售收入一部分由集体分发给入股农户,另一部是农户变“主播”走进直播间推介自家农特产品获得收益;通过村姑主播带货,收益的85%以上直接分发给农户。截至目前,通过村姑网络主播营销各种农业产品金额达510万元,涉及13个乡镇70多种农副产品,农户平均增收10000元以上。二是主播有“分成”。采用市场化运作,根据所销售的不同产品获取不同的提成,构建差别化多样化主播提升格局,以主播线上线下带货收益的10%至15%不等作为村姑网络主播的提成收益。村姑主播网络销售自家产品的获得的收益则除少部分作为其他必要支出外,其余全部作为主播的个人收入。短短数月时间,190余名村姑网络主播共获得提成1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同时,鼓励更多的具有口才及营销特长的农户走进直播间,不断发展壮大我县网络主播群体力量。三是协会有“提成”。通过提取主播收益资金的1%作为“村姑网络主播联盟”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主播技能培训、联谊交流、社会公益等。同时协会根据农特产品的季节性产量情况,实时聘请村姑网络主播走进直播间带货,并提前与农产品公司、合作社签订农特产品生产订单,有偿帮助销售农特产品,按照产品的不同类别及主播人气收取不等的分成。目前,剑河县龙头电商雷阿哥公司已与各乡村合作社签订1600万元的农特产品生产订单,预计可获得提成50余万元。
三、成效概述
剑河县通过搭建“村姑网络主播联盟”平台,形成了“统战+党建+妇建”的网红统战工作新模式,扶持网红经济、网络直播经济在我县的发展,使网络人士由体制外的“自由人”变成有组织的“社会人”,有益于社会和民众的“责任人”。通过培育发展,网络人士分会(村姑网络主播联盟)会员从最初建会的53人增加到71人,网络主播从今年初的6人发展到190多人。通过“村姑网络主播联盟”载体抓网络统战工作,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网络代表人士队伍,把网络代表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让他们在壮大网红经济、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引导社会舆论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开展村姑网络直播带货400余次,销售各种农业产品金额达510万元,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中面临的“质优价不优、增产不增收”的难题。“村姑网络主播联盟”成为助推“黔货出山”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