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研讨会由贵州民族大学主办,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贵州省教学服务中心协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交流。研讨会开幕式由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崔海洋教授主持。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吕国富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规律的认识,探索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显得尤为迫切。需要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汇聚众智、深化研究、贡献方案。
吕国富强调,作为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贵州民族大学十分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制定了学校《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各位专家的观点融合与思想碰撞,必将带来一场顶级学术盛宴,为我校智库立足研究之本,助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聚焦咨政之职,助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服务之责,助力推广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会长王延中教授作线上报告,主要从全面领悟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定位、加快构筑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四个方面作交流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会长王延中教授作线上报告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亚明教授主持。凯里学院李斌、云南大学杨明洪、湖北民族大学罗康隆、中南民族大学李从浩、三峡大学曹大明、云南大学谭同学六位专家分别以《明清以降黔东南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变迁》《国家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工作自觉性转向》《新质生产力下贵州“村+”动能的理论分析》《教育赋能心理生成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展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重革命中的小农及其精细分类支持》为题,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学者们分别从基层治理、村域功能、教育赋能、文化记忆等角度切入,强调治理现代化与文化自觉相辅相成,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专家学者们认为,应通过提升治理效能、凸显生态价值,凝聚精神认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共同奋斗的内生动力,从而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
研讨会设四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口流动融居与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与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等议题,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启发深刻的思想和学术盛宴。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