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
您的位置:首页 » 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

贵州省推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开创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局面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11月10日,贵州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现场观摩座谈会暨集中授牌仪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举行,会上集中为2023年创建的21个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授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我省不断丰富工作载体,拓宽工作渠道,印发《贵州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并扎实推进,在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等,探索创建了一批“思政引领+会地共建+精准服务”于一体的实践创新基地,在建阵地、重引导、树品牌、聚人才、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加上2022年已授牌的3个基地,全省已创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24个。


破难题、建阵地——实践创新基地以点带面显成效

走进位于贵阳综合保税区的贵车“N+1”薪火实践创新基地,可以见到3“0”同心小家、5“C”同心小家、四新同心小家等5个同心小家,在这里,党外知识分子实现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谋创新、共享经验。

同心小家是该基地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开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载体。

贵车“N+1”薪火实践创新基地通过实施三大同心工程(同心导航、同心续航、同心联航),围绕凝聚共识、建功立业和团结奋进,开展“同心大讲堂”学习品牌、“同心走读”游学品牌、“同心成长”育才品牌等N个同心品牌活动,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这“1”个群体发挥智力优势、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和“助推器”。

“同心兴校·魅力一职”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由凯里市委统战部与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创建。

该基地的建设分为统战之家和统战报告厅两个部分,其中,统战之家和学校图书馆共建,使全校师生在阅览图书的同时,能有效学习统一战线知识,是统战知识进校园的有效载体。

自2022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该基地通过实施“同心领航、同心强基、同心铸魂、同心聚力”四大工程,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联谊交友平台、凝聚思想政治共识。

自2022年《建设方案》印发以来,各市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基地建在企业车间、学校、医院、商圈、园区和劳模、名医、名匠等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活动场所。

在创建工作中,贵阳市、毕节市、黔东南州、黔南州还主动谋划,推进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向县区一级延伸,打造了花溪区盛意棋苑、七星关区“博砺先锋·同心汇”、天柱县“同心共柱·职引未来”,龙里县“龙知·研修坊”等一批市、县两级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形成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良好氛围。


强平台、显特色——着力发挥基地功能优势和作用

位于都匀市的贵州省灵峰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茶叶种植、销售、加工、技术推广、进出口贸易等业务。由该公司打造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不断探索研究“一个指引、三个同心、五个成效”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方法、思路和举措,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以茶产业为纽带,团结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为助力黔南州茶产业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目前该基地登记在册的党外知识分子有10人,并通过基地平台吸纳各类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100余人。

遵义市“红城智汇·新发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依托遵义市国有企业新蒲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现有正式员工292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151人,占正式员工总数50%以上。

自创建投入使用以来,该基地已开展警示教育、礼仪培训、传统教育等相关活动,不断丰富党外知识分子精神文化生活,团结引导全市党外知识分子发挥智力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省各市州积极探索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的功能优势和作用,将基地建在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统战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建在不同的区域、领域、行业和群体中。

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基地要强化平台效应,着力发挥基地功能优势和示范点作用,要坚持以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为主线,以打造特色工作品牌为重点,以推动创新创业为目标,拿出新举措、打好“组合拳”,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坚定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不断增强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


聚人才、显活力——充分发挥基地聚才作用

打造连接载体、搭建活动平台,我省各市州近年来充分发挥实践创新基地聚才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统一战线强大合力。

位于贵阳高新区的数博大道“One+”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有着“省、市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孵化器”等称号。

该基地不仅集创业路演、咖啡茶饮、休闲书吧、会议研讨等功能于一身,还为党外知识分子创新创业提供22间独立办公室及40余个开放工位。目前,该基地正在孵化企业21家,从业人员74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占比达83%。

“One+”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于2022年依托中澳创新孵化基地打造而成。结合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多、学历高、联系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该基地充分利用“一堂两荟三驿站”(即“翻转课堂、知心荟、聚智荟、创享驿站、扬帆驿站、凝心驿站”),打造党外知识分子之家,团结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力量,为全区党外知识分子沟通思想、凝聚力量、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除“One+”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外,我省其他地区的基地纷纷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活阵地,广泛吸纳优秀知识分子入会并进行动态管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省人民医院“医者丹心·智聚省医”基地,加强与深圳市知联会的沟通交流,邀请深圳市知联会组织专家服务团到省医观山湖院区参观考察,并到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开展义诊送温暖活动。

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所”基地,以“引西润中、融合发展”为主题,举办了“2023年第二届中西医结合‘黔灵’国际论坛”之“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分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讲座,内容涵盖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以及大数据时代流行病学研究机遇与挑战等命题,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前沿动态和创新趋势,促进了学术合作与交流。

2022年,省委统战部组织各地各单位申报创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一年来,基地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赢得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和知联会成员的认同和好评。

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在确保已授牌的24个基地有效运转、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再创建一批实践创新基地,以此推动市、县两级和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医疗文化系统单位等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进一步发挥好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作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一体化,推动全省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


(来源:贵州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